9月2日至7日,以“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為主題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作為中國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臺之一,服貿會已經成為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領先的盛會,是緊密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紐帶。
9月2日至7日,以“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為主題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作為中國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臺之一,服貿會已經成為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領先的盛會,是緊密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紐帶。既向國人展示“世界服務”的動態和數字化前沿產品,為國際服務新業態、新模式走進中國創造商機,也向世界推介“中國服務”,促進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有助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激活服務貿易增長動能,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中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提振世界經濟信心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以服務業為主體的時代。商務部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成就令人矚目,服務進出口累計達到了3.6萬億美元,比“十二五”時期增長了29.7%,全球服務貿易第二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仍超過4.5萬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達到了29.6萬億元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升至55.7%,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世界正進入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時期,隨著數字技術的推廣應用,服務貿易的數字化特征越來越明顯。以數據為生產要素、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交付為特征的數字貿易蓬勃興起,正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球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盡管傳統服務貿易受到沖擊,但隨著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跨境電商等服務廣泛應用,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放眼未來,以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合作為代表的服務貿易,將會是未來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的重點,也是產業鏈向高端邁進的重要路徑。
近年來,中國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技術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中國數字貿易發展迅速,規模和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按聯合國貿發會議口徑測算,2020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達2947.6億美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逆勢增長8.3%,占服務貿易總額的44.5%,比“十三五”初期提升了13.9個百分點。數字貿易對減少服務貿易總體逆差、提升我服務貿易競爭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0年服貿會的成功舉辦,為服務貿易的交流合作發展搭建了全球性的平臺,彰顯了我國推動高水平開放的信心決心,體現了我國支持全球抗疫合作、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蘇的大國擔當。今年的服貿會規模更大,覆蓋領域更寬,國際化和專業化程度更高,已成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的風向標,將推動形成更多國際合作。本屆服貿會共設有健康衛生,金融,教育,文旅,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8個專題展,近40個功能點,5場高峰論壇,來自153個國家和地區的1.2萬余家企業注冊線上線下參展參會,國際化率、世界500強占比均超上屆水平。上百場活動有序舉辦,集中發布權威報告、指數30余項,在物流采購、金融、中醫藥、生態環境等行業成立10余個聯盟、智庫及平臺。此外,70余家企業將發布新技術、新應用、新成果,發布內容涵蓋碳中和、物聯網、金融科技、醫療健康、網絡安全、人工智能、文創設計等多個領域。
在本屆服貿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的重要精神指出,從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到“在全國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探索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從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到“支持北京等地開展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以及“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業發展的支持”“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中國正用實際行動,不斷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為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打開更廣闊空間,為推動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和世界經濟復蘇貢獻力量。
2021服貿會聚焦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
本屆服貿會將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作為最突出的重點。對應今年服貿會主題,本次展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首次設立數字服務專區,展覽面積1.1萬平方米,重點邀請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國際國內數字服務龍頭企業,突出展示全球服務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最新前沿、最新成果和技術應用,助力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實現新發展。
例如,故宮博物院展臺在本屆服貿會上呈現了一個“活”起來的故宮,展臺設置數字文物、數字考古、數字服務三個分區,每一區觀眾都可以親身體驗。在中國銀行數字人民幣場景體驗區,參觀者完成下載APP、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存入余額、掃碼購買等流程,就能夠在自動飲料售賣機上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購物。
北京首鋼園的8個主題展區也都與數字化聯系緊密。在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遠程診療、5G技術、機器人手術等多項尖端醫療技術集中亮相,該展區還借助通訊軟件、視頻、語音等,向參觀者進行醫學技術的展示以及相關知識的科普。文旅服務專題展也運用了大量的數字技術,網游電競、數字音樂、網絡新視聽、數字文旅、國潮文創等潮流時尚文化新產品新服務,融合了5G、超高清、數字可視化、智能交互、觸控體感等硬核科技,給觀眾帶來數智文旅的全新體驗。
在本屆服貿會舉辦的數字主題高峰論壇上,中外政府官員、企業家、智庫學者及國際機構代表等為推動中國和全球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發展建言獻策。波士頓咨詢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瑞麒認為,中國具備雄厚的工業和消費互聯網市場基礎,并且擁有世界領先的數字化生態,在發展數字貿易方面前景廣闊,創新的服務模式可以推廣至全球。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商務部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從加快構建頂層設計、推動數字領域制度型開放、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加強國際合作、營造良好政策環境5個方面入手,著力推動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我國數字貿易創新發展。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指出,中國需要進一步融入全球數字治理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各類多雙邊機制,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融入全球數字治理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全球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治理規則的制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表示,服務業開放和服務貿易發展,是各國融入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重要途徑。要匯聚眾智,增進智庫交流、強化智慧引領。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理性管控分歧,科學應對挑戰,推進共贏發展,迫切需要智庫弘揚科學精神和專業意識,迫切需要智庫發揮溝通四方、媒介上下的橋梁作用。
虹識技術助力武漢打造數字貿易高地
本屆服貿會,湖北共有17家服務貿易龍頭企業亮相現場,84家企業“云”上參會。在以“美麗湖北、綠色崛起”為主題的湖北綜合形象展區,空中造樓機、“楚大廚”烹飪機器人、AI智能學習機等“鄂產”高科技產品吸引眾多客商駐足觀看。眾多工程設計、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技術,讓“湖北服務”品牌越來越響亮。
創新發展服務貿易是湖北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隨著“一帶一路”空間拓展和長江經濟帶覆蓋延伸,湖北已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服務貿易往來。2019年全省服務貿易額775.9億元,占貨物貿易的19.69%,連續4年位居全國前列、中部第一。技術、金融、保險、知識產權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加速發展,尤其是金融服務、技術服務年均增速分別達20%、30%?!笆奈濉睍r期,湖北將擴大信息技術、研發技術等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規模,通過提升服務質量、數字化水平等增強傳統服務出口能力。
武漢正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提出支持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創建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打造“數字貿易港”等多項措施。鎖定服務貿易創新發展4個重點領域:數字服務、傳統服務、潛力服務和特色服務。在培育數字服務領域新動能上,武漢將高水平建設“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圍繞“光芯屏端網云智”關鍵環節,構建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加快建成全國數字經濟一線城市和數字貿易高地。
成立于2011年的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虹膜識別產業和計算機視覺行業先驅者,也是全球少數同時擁有虹膜識別核心算法硬核、算法軟核和算法集成電路芯片版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虹識技術主動融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破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創新成果豐碩。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虹膜識別核心算法PhaseIris,這是虹識技術保持業界領先地位的基石,且在全球首先實現了虹膜識別芯片化技術。截至2021年8月,虹識技術共計申請知識產權275項,其中專利180項(包括發明專利71項、實用新型專利64項、外觀專利45項)、商標64項、著作權30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1項,專利覆蓋算法、芯片、模組、光學等多個層面。公司已授權的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虹膜識別的編碼方法及系統”(專利號ZL 201410430535.2)獲得第十一屆湖北省專利金獎,入選中國專利優秀獎。在知識產權管理上,虹識技術已于2017年通過了知識產權貫標認證,是湖北省知識產權示范建設企業。
依托虹膜識別核心技術,虹識技術形成了數據芯片模組、采集端、識別服務端、虹膜云計算四大類產品體系,構成了從智能模塊、虹膜采集、虹膜識別到大規模高速比對的完整解決方案。產品、服務形式豐富,是虹膜識別行業內終端產品門類最全的企業,也是行業內唯一建立起全產業鏈工業體系的企業。虹識技術產品、服務已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地的刑偵虹膜建庫和智慧安防、智能家居、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校園等建設中。連續多年被評為“國家雙軟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光谷瞪羚企業”“武漢市大數據企業”,榮獲第五屆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光谷明日之星、中國安防十大品牌企業、全國公安系統警用裝備品牌企業等榮譽資質。
虹識技術和國聲智庫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基礎上,強化智慧科學決策對于虹識技術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將企業發展更好地融入創新驅動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制造強國、品牌強國等國家戰略大局,實現國家發展與企業自身發展同頻共振。聯合智庫、政府、高校、協會組織、上下游企業等各界智慧與力量,構建虹識技術產業創新聯合體,搭建產業鏈上下游融通創新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數據共享開放平臺、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平臺、資源對接合作平臺、人才培養交流平臺,搭建多方協作、互利共贏的良好產業生態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融合發展,引領打造具有更強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服務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武漢打造數字貿易高地。近期,國聲智庫、中國商業史學會、虹識技術聯合共建“云媒中國”專精特新企業傳播工作室,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樹立“湖北服務”品牌形象,為大力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文章和圖片轉載于智庫界,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