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們剛剛與航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下合同,提供1000套非接觸式智能虹膜鎖,用于家庭防疫!”5月27日,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易開軍透露,隨著全國疫情逐步穩定,經濟生活加速復蘇,公司業務出現全面增長態勢。
“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們剛剛與航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下合同,提供1000套非接觸式智能虹膜鎖,用于家庭防疫!”5月27日,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易開軍透露,隨著全國疫情逐步穩定,經濟生活加速復蘇,公司業務出現全面增長態勢。
疫情時期顯身手
復工出門,只需對個“眼神”
復工上班進出小區,無需在出入口排隊進行體溫檢測、信息登記和掃健康碼,只需一個“眼神”,就能快速通過。3月30日,光谷佛祖嶺街道佛祖嶺A社區,率先啟用虹膜識別測溫系統,對來往居民實施復合信息檢測。
社區居民田吉暢是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園一家科技企業的員工。他說,隨著大批企業復工復產,測溫、登記、掃碼成了出入小區“三件套”。佛祖嶺A社區有常住居民1377戶,居民4439人,最近每天上下班的居民不下600人,一到早高峰就要排隊出門。
為了提高測溫登記的出入效率,虹識技術開發出“非接觸虹膜識別紅外測溫機器人”,居民不用摘口罩,只需跟機器人對個眼神,便可進行非接觸式信息登記和體溫檢測,原先動輒半小時的排隊,如今不到一分鐘就能出門。
在完成身份識別的同時,該虹膜測溫機器人還能在后臺自動生成居民出入及體溫信息臺賬。虹膜芯片中的虹膜模板,采用全硬件化的加密算法,以保證個人信息及數據存儲安全。
“無接觸經濟”助攻
虹膜識別場景遍地開花
虹識技術創辦于2011年,是光谷一家本土的人工智能企業,主攻虹膜識別核心算法,集科研、開發、銷售、服務為一體。
技術人員介紹,虹膜是位于眼球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包含細絲、冠狀、隱窩等復雜的細節特征,是目前已知精確度最高的生物識別技術,比指紋識別高3個等級,可唯一識別一個人的身份。
此次疫情期間,許多企業研發生產受到影響,虹識技術訂單卻出現陡增。易開軍稱,這與疫情中催生的新經濟模式——“無接觸經濟”密不可分。
為了有效阻斷疫情“人傳人”,無接觸配送、在線教育、零接觸辦公等新經濟形態異軍突起。虹識技術看準時機,投入研發攻關,利用虹膜識別技術掃眼識別、精準認證的技術優勢,迅速推出用于社區疫情管控的“非接觸式智能虹膜識別體溫監測一體化設備”、用于樓棟單元安防監控體溫監測一體的“非接觸式智能虹膜門禁設備”,以及用于家庭防疫的“非接觸式智能虹膜鎖”等一系列非接觸式產品。
訂單陡增產銷忙
外地客商緊急調貨數千套
這兩天,易開軍正忙著安排技術人員奔赴杭州。除了航天智能科技定下的1000套非接觸式智能虹膜鎖,還需要同時跟進杭州另一個大型智慧社區的項目進展。
“光在疫情期間,公司就接到了逾3000臺套非接觸式產品的緊急訂單?!彼f,深圳、廈門等多地知名互聯網企業,正在與公司積極接洽,生產團隊為了趕制訂單加班加點。
年前,虹識技術在北京市大興區公共租賃住房小區,實施虹膜識別技術集成應用示范項目,并成功通過北京市住建委驗收,交付使用。該項目讓公共租賃住房小區在人員管理上從“人防”轉變為“人防+技防”,極大提高了社區安全性、便利性和管理效率。
東湖高新區科創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就目前情況看來,部分沿海地區和國內一線城市,因為受疫情影響較小,復工復產較早,加之人們對新科技、新產品的接受程度普遍較高,對虹膜識別等非接觸科技產品的需求量更大。下一步,隨著武漢部分社區的示范應用推進,各種非接觸應用場景有望迎來新的爆發點。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墨 通訊員 王少雨)
文章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