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司法鑒定技術與社會治理發展論壇(2020)在“司法鑒定技術應用與社會治理學科創新基地”成功舉辦。虹識技術董事長易開軍博士應邀出席并發表“虹膜識別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中的應用”主旨演講。
12月19日,司法鑒定技術與社會治理發展論壇(2020)在“司法鑒定技術應用與社會治理學科創新基地”成功舉辦?!八痉ㄨb定技術應用與社會治理學科創新基地”是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建立的國家級科研與學科建設平臺,旨在通過搭建創新平臺,來推動新技術的落地應用。本期論壇主題是“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時代司法鑒定技術應用研究”,目的是推動中國刑事司法制度完善與實踐發展,促進刑事司法科學研究和理論創新,與黨的十九大以來,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等一些列重大部署高度一致。
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有湖北省司法鑒定協會秘書長曾廣定、武漢司法局副局長劉新濤、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江漢分院檢察長吳忠良、武漢鐵路運輸中心中級法院院長夏明權以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欒永玉、副校長閆平、社科院院長康均心、刑事司法學院院長胡向陽等,并發表致辭。此外,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刑事司法領域專家學者作主題發言,為司法鑒定技術的創新應用分享滿滿干貨。如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首席教授趙成文分享了顱像歸位重合新方法的研究與應用,意大利羅馬第一大學副校長Brunno Botta介紹證據科學專業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副院長畢惜茜教授帶來審訊取證理論相關的研究等等。
虹識技術董事長易開軍博士應邀出席并發表“虹膜識別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中的應用”主旨演講。并且,論壇期間,在眾多國內外刑事司法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從事行為科學和生物識別技術研發的專業人員共同見證下,虹識技術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聯合打造的“虹膜識別技術協同創新研究基地”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在刑法屆頗具影響力。并且高度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融合,在刑事司法領域科研成果豐富,為社會輸出大批優秀司法人才,學院注重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成功舉辦多場國際性或全國性學術研討會,為社會的法治做出了杰出了貢獻。
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掌握虹膜識別核心算法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虹膜識別算法居世界領先水平,也是虹膜識別芯片的全球唯一供應商。公司已完成從算法、芯片、模組、終端設備、解決方案和云平臺完成的產業鏈布局,公司業務聚焦生物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國土安全、物聯網等領域。
此次雙方聯合打造的“虹膜識別技術協同創新研究基地”,是虹膜識別技術領域高?!耙M來”、“走出去”交流合作重要體現,為校企強強聯合、融合創新樹立典型樣板。校企雙方也是充分認識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非接觸的虹膜識別技術在公安安全、刑事司法領域應用將得到進一步加深,市場需求逐步爆發,前景廣闊,但是還需要產教的協同,結合高校與企業各自優勢,精研虹膜識別技術與產品應用,實現技術突破與產品應用共贏局面。
眾所周知,虹膜識別技術是公安部認定的身份鑒定技術。當前,印度、墨西哥、新加坡等國家已將虹膜身份信息全面納入居民身份信息統一管理;在歐美一些國家出入境管理和高危場所的安防反恐也用到了虹膜識別技術產品。而我國,雖然技術與應用起步較晚,但是后來居上,目前全國各地的刑偵建庫工作已進行的如火如荼,并且在物聯網、公共安全等領域應用逐步展開。相信在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協同創新基地揭牌之后,虹膜識別技術將全面促進司法鑒定技術革新。
正如易博士在演講中提到,虹識技術是國內最早實現虹膜識別算法硬件化的公司,公司研發的第三代核心算法,對全硬件芯片化虹膜編碼解決方案進行了深度優化,目前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是,技術研發無邊界,未來公司虹膜識別算法技術突破方向將聚焦于近距離單人靜態配合到遠距離多人動態無感識別??梢灶A料的到,虹識技術將帶來更多更優秀的虹膜識別產品,為國內外公共安全領域居民身份管理、出入境管理、刑事偵查、物聯網安全等提供技術保障。
產教融合,以創新謀未來。2019年10月,《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重磅發布,旨在促進教育和產業體系人才、智力、技術、資本、管理等資源要素集聚融合、優勢互補,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此次“虹膜識別技術協同創新研究基地”成功揭牌,虹識技術將一如既往依托自身技術研發實力,為高校培養高水平人才提供創新經驗,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新發展理念,推進中國虹膜識別技術高水平、高質量發展。